從2270年前都江堰修成開始,每到冬季,川西的人們便用榪槎築成臨時圍堰,使岷江水或入內江,或入外江,再分別淘修河床,加固河堤,這就是“歲修”。清明時節,歲修結束,人們便舉行盛大放水儀式,拆除榪槎,讓岷江水直入內江,灌溉成都平原。今年恰逢都江堰建堰2270周年,這個古代修建的水利工程仍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襯衫,澤被後世。放水儀式的同時也開展祭祀李冰父子活動,成為傳承歷史、展現民俗魅力、推動旅游發展的盛大節日。4月5日,都江堰清明放水節即將舉行,成都商報記者從活動組委會瞭解到,今年的放水大典和相關的古城開城門、李冰巡游等活動,都將嚴格按照古制進行,還原原汁原味。
  澤被千年 都江堰建吳哥窟堰2270周年
  置身都江堰市,嗅著略有寒意的岷江之水一路追隨,逆水而上。踏進內江渠道網,抬首放眼都江堰全貌時房屋二胎,相信每個人都會被它震驚。撒歡如脫韁野馬的岷江奔騰千年,因2270年前的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而變得循規蹈矩,蛻去它的放浪形骸和雪山狂野,因都江堰的分流駕馭而變得馴服、興國利民。汩汩江水千年不息地潤養、守護著上萬平方公里的成都平原,從此有了天府之國,有了旱澇保收的富庶平原。
  今年是都江堰建堰2270周年。僅憑一個堰,就讓江水支票貼現如餘秋雨先生所寫的“你走這邊,他走那邊”那樣取捨分流,讓流入內江的水服服帖帖地流進農田村舍,流進密如蛛網般的水系渠道。
  “如果說,分出內河還是從頑石沙礫中人工開挖,那麼寶瓶口硬是從連片連體岩石中生生切割,在那個沒有炸葯、沒有鐵器抗癌食物的時代,僅用火燒加潑水、相激而炸的方式完成這一殊難工程。”都江堰景區的導游小鮮,向游客介紹著。這樣的解說詞,她已經爛熟於心了,“但每次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現場說起,還是有不一樣的感受。”
  傳承千年 清明放水祭祀
  追溯都江堰清明放水節的歷史,可以發現,儘管它的形式隨著時間的演進不斷發生變化,但其核心內容和精神價值卻是完全一致的,那就是通過這一盛大和獨特的民俗儀式,表達人們祈求風調雨順、五穀豐登、生活美滿的美好祝福。
  據史料記載,關於都江堰放水節的歷史和紀念李冰父子的民俗活動,在唐宋時就已十分隆重。唐代“春秋設鬥牛戲”。宋代“每歲用羊四萬餘頭,凡買羊以祭”。由此可見,當時以羊為牲紀念李冰父子的活動規模已十分盛大。元代的祭祀規格則為“帛一、羊一……篁一、籩四、豆四、爵三、爐一、鐙二”。而且有一套約定俗成的儀式,包括主祭官怎樣行三跪六叩禮,如何念誦祭文,如何帶領參加儀式的人敬神送神等,這一祭禮規格及程序一直沿襲到明末。都江堰清明放水節的另一個特點,則是地方官員的積極倡導和參與,元明時期,參加放水節的官員就有欽差、省級官員和地方官員,說明當地政府對這一民俗活動的重視。
  到了清代,除沿襲舊的祭水儀式,還增加了砍榪槎放水等觀賞性極強的活動。民國時期,放水節又在前人致祭的基礎上有所創新。要搭紅帳祭棚,立工程解說碑。先祭李冰,再祭二郎,然後要到渠首揚灑廟江邊觀禮土臺上的李冰父子神位前祭祀,祭祀完畢乃鳴炮放水。
  傳承成都民間文化 有了新內涵
  1950年清明節,李井泉主持了都江堰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開水典禮。1957年後因各種原因,這一古老的民俗活動一度中斷。直到1990年,都江堰清明放水節又得以恢復舉辦。
  新的放水節,除了繼承傳統放水節的精髓,又增加了許多新的內涵———仿古祭禮活動的場面很壯觀,一共有200多名古裝司儀、官員、宮女、差役參加祭儀。用最深情和明亮的嗓音宣讀祭文,用美酒敬獻給偉大的李冰。儀式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,是砍榪槎放水,當身著古裝的砍纜工人跳上榪槎時,所有在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。只見工人揮舞利斧,砍向纜繩,一排牢固的榪槎開始像崩塌的冰山發出破裂聲。蓄滿的江水像一群奔騰的野馬,衝破榪槎的禁錮,歡快地沖向遠方,沖向成都平原肥沃的土地。
  新的都江堰清明放水節,還是國際文化交流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良好舞臺。每年的清明時節,前來觀摩放水節的中外嘉賓多達數百名,他們既為這一古老的民俗感到震撼,同時又陶醉於成都優美的自然人文環境。
  一年一度的都江堰放水節既是每年春耕的開始,也是這座旅游城市一年黃金旅游季的開始。都江堰謀划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和演出,展現了四川淳樸、閑適的民風民俗,讓中外游客天天都有耍頭。
  用放水節這樣的民俗活動,來祭奠這一偉大的水利工程和修建這一工程的李冰父子,無疑是成都人內心最真誠的表達和祝福。
  成都商報記者 董馨  (原標題:千年放水節 再現都江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n35jnxa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